“坟对尖山屋对垭”这句话讲的其实是坟墓和庙宇的建设,在封建社会时期,人们极为重视孝道,社交、做官都会有这方面的考量,因此格外讲究死者为大。
在给亡者选择坟墓地址方面,也是有许多规矩,坟墓也被人们称为“阴宅”。
所谓的“屋”其实就是指寺庙,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,寺庙是一种宗教建筑,从古至今,人们所建造的寺庙不可计数。
相比之下在上半句话中,较为难以理解的,是“垭”这个字,“垭”说的就是垭口,两座大山之间相连的空地。
因此这句话简单理解就是修建坟墓要在高大的山顶上,寺庙则是要建在垭口这样的地方。
古人会有这样的讲究是因为亡者坟墓轻易不能挪动,选择建立在山顶上不会被水淹了,风水上也有“高一寸为山,低一寸为水”、“山主人丁,水主财”的说法。
在封建社会时期,人们认为将坟墓修建在高山上风水很好,有着庇护后代子孙的效果。
庙宇修建在垭口在风水上则是有藏风聚气的效果,环境清幽,同时香客想要祭拜也比较方便。
要是想了解“房子对的撮瓢衩”这句话,首先要明白的是“撮瓢衩”什么意思。
古代人们将装粮食的工具称为撮瓢,衩则是把衣服旁边开口的地方,“房子对的撮瓢衩”意思就是房屋选址要坐落于地势平缓,类似小山坡的地方。
也就是山脚的平原地区,这样有很大的好处,封建社会时期没有自来水,都是天然流水,山边更容易有山泉流出,比较容易发现水源。
其次就是古人冬天取暖没有现代人方便,选择在山边修建房屋能以山体抵挡冰冷的寒风,能有效地保暖。
最后就是能帮助古人解决吃穿问题,在很久之前,就有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说法,一般只要有山,百姓就不会有被饿死的风险,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大量的资源。
点和
说说你的看法
↓↓↓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