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春秋时期那场差点让齐国翻车的战争吗?就是那个齐国被晋国揍得满地找牙的鞌之战。新手想学古文但觉得《左传》太难啃?别急,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经典战役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原文开头是这样的:
"春,齐侯伐我北鄙...晋侯使郤克将中军,士燮佐上军,栾书将下军"是不是看着就头大?别慌,咱们先来点背景知识垫垫底。
战争爆发前发生了什么这事儿得从齐顷公说起。这老哥有个特殊爱好——拿外国使臣开涮。有次晋国派了个跛脚的郤克来访问,齐顷公居然让老妈在帘子后面偷看人家瘸着腿走路,还笑出声来。搁现在这就属于外交事故啊!
几个关键人物你得记住:
晋国这边:郤克(就是被笑话那个)、栾书 齐国那边:齐顷公(作死小能手)、逢丑父(最后救驾的忠臣) 战场上的神操作战争在鞌(现在山东济南附近)打响。齐国一开始可嚣张了,结果...
晋军的骚操作:
1. 郤克中箭流血到鞋里还在擂鼓
2. 战车陷泥坑,栾书下车推车
3. 逢丑父和齐顷公换衣服逃命
最搞笑的是,齐顷公逃跑途中还惦记着喝水,绕道华泉取水,结果被晋军追兵堵个正着。这要拍成电视剧绝对比宫斗剧还精彩。
白话译文来咯"鲁成公二年春天,齐顷公攻打鲁国北部边境...晋景公派郤克率领中军,士燮辅佐上军,栾书统领下军"成现在的话就是:齐国先动手打鲁国,晋国看不过去组团来帮忙。注意啊,春秋时期打仗讲究"出有名"晋国这是来"正义"的。
为什么这场仗特别重要有人要问了:春秋时期打仗多了去了,为啥单说这场?好问题!
三个关键点:
确立了晋国霸主地位 展示了"兵者诡道"的战术思想 留下"余勇可贾"的成语典故最绝的是结局:齐国战败后,齐顷公差点被活捉,靠逢丑父李代桃僵才逃过一劫。这剧情,现在的编剧都不敢这么写。
常见问题答疑Q:齐国为啥非要招惹晋国?
A:这就跟现在某些网红非要碰瓷大V一个道理——想红想疯了。齐顷公觉得自己又行了,结果惨遭现实毒打。
Q:郤克后来报复成功了吗?
A:那必须的!这场仗就是他一手策划的复仇记。所以说千万别得罪小心眼的人,特别是这个小心眼还特别能打。
Q:逢丑父最后咋样了?
A:这兄弟够义气,替主公赴死。不过晋军发现被骗后,倒是把他放了——春秋时期打仗还讲点武德。
个人觉得吧,读古文就像吃榴莲,闻着臭吃着香。《鞌之战》这种既有战略博弈又有人性挣扎的故事,比现在那些注水剧强多了。你要是能把这篇啃下来,以后看其他古文绝对轻松一大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