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客栈参知县》讲述的是窦垿为官低调而雷厉风行的故事。窦垿向来清廉简朴,出行时常身着便服,带着两个随从。一次,窦垿由老家返京途中,来到贵州一客栈投宿。他们在客栈楼下正准备休息时,楼上住进了一个赶去接任的新知县,带了一大帮随从人员,大肆喧哗,并把知县灯笼挂在显眼之处,以显示知县威风,还在楼上行酒作乐,吵得楼下及左邻右舍不得安宁。客栈里的旅客多次出来劝说,他们不但不听,反而闹得更厉害。这时窦御史出来说:“请你们楼上的贵客安静些,不要影响别人休息。”他们仍然我行我素。“是不是把我们的灯笼也挂出去?”一个随从说。窦垿摇着手说:“没有这个必要。”这时,去打水回来的另一个随从禀道:“大人,我们打水的盆子也被楼上那伙人抢走了!”“怪不得他们刚才狂笑不止。”窦垿旁的随从说。窦垿气愤之极道:“将我的灯笼张挂出去!”并走出屋外说:“你们有耳朵没有,自己检点些好不好?要知道你们下面还有人的嘛!”这时楼上的那些狂徒看见监察御史的灯笼,吓得张口结舌。那个知县慌慌忙忙跑下楼来,到御史面前跪着认错:“请大人开恩,小的不知大人到此,请大人恕罪。”“起来,起来!”御史一边平心静气地叫知县起来,一边教育道:“一个县官,到了哪个县,就是那里百姓的父母官。就要治理好那个县,为那里的百姓造福。这里还不是你管辖的地方,你都这样摆官架,耍威风。如果到了你管辖的地方,那里的百姓受得了吗?这样下去,你也要犯罪。所以我看你还是不忙去做官,回家好好修养读书,等懂得怎样当好一个父母官时,再去也不迟。”那个知县听了监察御史的教诲,没敢去接任,只好掉头回家。同时窦御史也立即请贵州知府另派人去接任知县。
秉公办案类,有《许梦兰舞弊案》《仓场盗米案》。窦垿先任吏部主事、考功司行走,主要执掌文官的处分及议叙,即官员的绩效考核。后任文选司员外郎、文选司郎中等职,掌管官吏迁升、改调等事务,窦垿为官无私无畏、不媚权贵,留下了许多廉政事迹。1848年,刑部郎中祥璋缢杀婢女,窦垿奉旨查办。他秉公执法,将祥璋依律问罪,深得道光皇帝的赏识。1849年3月,道光皇帝下令窦垿负责查办直隶知州许梦兰涉徇私舞弊案。窦垿排除阻力,查找到了许梦兰涉嫌徇私舞弊的证据,奏请朝廷,按律将许梦兰降三级调用。他的上司是当朝大学士春英,欲为许梦兰开脱,以“危言恐垿”,要窦垿把许梦兰的“私罪”改为“公罪”。窦垿坚持己见,抗声答辩说:“稿由垿办,自应照例,若改公罪,则垿必粘红签其上,曰:‘某大人改’。他日赴刑部质对以此为证,今日不敢不预白也。”春英听到他这番话,只好作罢。许梦兰受到了应得的惩处。
1850年,顺天府发生仓场窃米案,大学士卓秉恬、顺天府尹陆应谷交吏部议处,窦垿负责审理此案。粮食乃国之命脉,历朝历代对官仓失窃均施以重罪,而此次仓场窃米案牵涉到的卓秉恬和陆应谷均为朝廷重臣。道光皇帝对此案非常重视,有意将卓秉恬开缺,要求迅速查实,严办此案。窦垿负责案件的查办后,吏部尚书文庆窥得圣意,对窦疗说:“圣上很生卓秉恬的气,欲将其开缺罢免,你万万不可轻慢,开罪宜重。”窦垿回答:“是不是圣上对大人这样说我不知道,我没有接到圣旨。如果拖迟了审理时间,轻则罚俸,重则革职留任,我身为部臣,任用和罢免百官,只知道按国家法律办事。何况皇上要罢免卓秉恬的官职,只需一道诏令就够了,我不能违背法令而徇私情,即使多有得罪也不能从命”。窦垿核实情况后,认为卓秉恬和陆应谷并非主犯,只是犯有失察罪,按例最多只是革职留任。道光皇帝采纳了窦垿的建议,卓秉恬和陆应谷以犯失察罪受到革职留任的处分。
忧国忧民类,《窦垿与岳阳楼长联》的故事最具代表性。1863年,历经云南回民起义被革职的窦垿,经河南巡抚严树森、四川总督骆秉章、大学士倭仁先后保荐,说“垿居官正直,贤风夙著,不宜以小故遽废终身”,奉旨召用。六十岁的窦垿已秋霜染鬓,这年11月他北上京城登临岳阳楼,面对烟波浩渺的洞庭湖,家国情怀、忧乐两境,一齐涌上心头,情难自已,写下了七律《六登岳阳楼》:“卌载光阴六登楼,白雪堆破夕阳楼。杜公戎马关山泪,范相江湖廊庙忧。雨楫晴帆今古在,高文名笔鬼神留。且随衡雁南征去,几许归来纪七游。”在岳阳县知县的盛情请求下,他挥毫题记,留下了至今仍悬挂传颂的岳阳楼长联:“一楼何奇?杜少陵五言绝唱,范希文两字关情,滕子京百废俱兴,吕纯阳三过必醉。诗耶?儒耶?吏耶?仙耶?前不见古人,使我怆然涕下! 诸君试看:洞庭湖南极潇湘,扬子江北通巫峡,巴陵山西来爽气,岳州城东道岩疆。潴者!流者!峙者!镇者!此中有真意,问谁领会得来?”窦垿生活的时代,既有英法等列强侵略滋事的外患,又有太平天国革命等农民起义的内忧,在仕途上,既有慷慨抱负的施展,也有抑郁不得志的苦闷。神州河山历经多少朝代兴亡,人世沧桑,依然风貌不改,或潴、或流、或峙、或镇。比起大自然,个人得失多么渺小,此际一腔报国热忱,一身才华横溢,一生坎坷不平的窦垿,带着中国封建知识分子的复杂情怀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!岳阳楼长联是窦垿的联作代表,后人把杜诗、范记、孟诗、窦联、何书合称岳阳楼“五绝”,此联和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、赵藩的武侯祠“攻心联”,为云南人赢得了“滇人擅联”的美誉,更为师宗奠定了“楹联之乡”的基石。
关于窦垿的民间故事,是窦垿为人处事、为官求学的人格魅力再现,折射出窦垿刚正不阿、励志笃学、忧国忧民的精神内核。窦垿没有官居高位、也没有大部而深奥的名著,但他的品性、思想、诗文却赢得了世人很高的褒奖,尤其是直到今天,家乡的人民深深敬仰着他、传颂着他,成为师宗历史文化中璀璨的一道光芒!
“师宗县文化馆”:发布文化活动信息、传递最新文化资讯、推广公益文化服务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、倾听民生文化诉求,打造师宗公共文化微服务第一品牌。只要您关注“文化师宗”,您还可以在这里得到最新文化服务信息,可以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各项活动,还将得到更多的文化福利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